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真人百家乐-网上百家乐游戏|鳌江10天拆除1228间房屋!

发布时间:2025-10-15 17:08:32    次浏览

国庆过后,细心的市民会发现,鳌江镇车站大道银泰城附近的下埕村旧村已基本拆除。 下埕城中村改造规划效果图据悉,下埕城中村改造是我县今年整村改造试点村之一,需要整片搬迁、集中改造,是目前为止我县最大规模的整村改造项目。该项目是我县城中村改造由“签拆”为主转向“签拆”和“清用”并重的示范工程,也是全省首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存货币化安置的棚改贷款项目。7月16日至9月20日,该镇仅用67天完成全部房屋签约;9月28日至10月7日,该镇用短短10天拆除1228间房屋,创造了两项“鳌江速度”。“鳌江速度”的炼成,离不开坚强的要素资源保障、良好的工作机制、人性化的政策安置办法和群众的支持,更主要的是,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党员全面推进城中村改造。党群有共识,改造城中村补短板 下埕改造前 林炮 摄下埕村位于鳌江镇车站大道、新鳌路和胜利路交汇处。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这里俨然成了城中村——违章搭建多,环境卫生差,遗留问题多。只有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大整片开发力度,才可以做到彻底改善产业布局,提升安全环境和人居环境。为此,鳌江镇镇委、镇政府将下埕村城中村改造列入2016年鳌江镇十大重点工程。该项目将城中村改造与滨江商务区建设相结合,拆除出来的空间是滨江片面积最大的“净地”。该“净地”将打造成城市亮点区块,大大提升温州大都市南部中心城市核心区块的品质,对于推动鳌江流域城市转型具有重要的标杆作用。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鳌江镇在下埕村房屋拆迁中,调配35个部门(科室)成立5个攻坚小组,由县委组织部派出的5位“狮子型”干部担任组长,打一场漂亮的“攻坚战”。带着诚心讲政策“下埕村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实效,检验的是基层党建的成效。”鳌江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接到任务后,镇委书记亲自讲解政策,要求干部们吃透政策,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声音喊到底,一个政策管到底”的服务宗旨。在项目实际实施中,该镇组建5个攻坚小组,在各组组长和组员的共同努力下,克服困难,进村入户,沉下心宣传政策,沟通联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拆除中的下埕村 方言 摄徐贤东是鳌江镇旧城办工作人员,也是第二攻坚小组的组员。他所在的小组负责100多间房屋的征迁工作。每次做工作时,他就像政策讲解“复读机”,按照“政策守底线,人员守纪律”的原则,每天反复向村民解释政策,查阅相关资料让村民核实,还力所能及地帮助村民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听不懂没关系,我讲到你明白为止。”徐贤东这样对村民说。 鳌江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鳌江下埕村征迁政策很接地气,原房按时签协议、按时腾空还有奖励机制,同时,对违法建筑按时签协议、按时腾空设置了奖励机制,根据原房重置价进行适当补偿;专门出台了针对本村无房户的村民(需经相关部门联合审查)政策,根据无房户政策进行指标安置;非本村村民无房户(原户籍属鳌江镇,需经相关部门联合审查)同样享受无房户政策易地指标安置。在协议签订过程后,组员对房屋腾空、搬迁,补偿款是否到位进行全程跟踪服务。镇政府订制了“房票”政策,成为全市首个推行“房票”政策实施城中村改造的乡镇。拆迁户使用“房票”购房可享受较高幅度优惠,既解决百姓安置难问题,缩短了安置时间,又加快了房地产去库存。征迁工作有人情味谈及征迁项目之所以能快速完成,鳌江镇相关负责人认为,征迁工作不只是讲政策让人签约这么简单,还需要有人情味。 下埕拆后全景 许良照 摄解决70岁以上老人和弱势群体临时周转困难,是攻坚成员特别用心做的一件事。“很多户主非常通情达理,但由于经济困难,所以在迁拆时,工作不好做。”该负责人表示,下埕村有不少来自梅源、梅溪的“移民”户。他们多是低保或困难户,由于老家房屋倒塌或者被征迁,他们购买了下埕村村民的违法建筑。一旦拆迁,一家人可能流离失所。为此,攻坚组整合各方力量,为这些困难家庭寻找出租房,为他们申请无房户等优惠政策。通过攻坚成员的努力,如今,他们已在出租房安心住下。由于对征迁政策理解不透彻,村民老张(化名)起初不愿签订拆迁协议,甚至不想和征收办的工作人员接触。“我们刚去动员他搬迁时,他态度很强硬。”鳌江镇文化服务中心的干部丁丁表示,经过交谈,他发现被征迁户爱好音乐。找到共同语言的丁丁从音乐入手,跟老张交流,渐渐与他交上了朋友,并从侧面了解他不肯搬迁的原因。经过丁丁的耐心解说,老张慢慢地放开胸怀,一直拒绝签约心动摇了,并最终签下协议。远程也能做征迁在这67天的政策处理中,攻坚小组遇到了很多困难,工作对象早出晚归,将工作人员多次拒之门外……这些问题,攻坚小组工作人员都想办法一一克服。“征迁过程中,我们要面对面解释、分析政策,如果征迁对象不在家,处理起来就比较困难。”鳌江镇宣传办主任林振立告诉记者,下埕村有一户人家,父亲对政策不理解,表示房屋征收听儿子的,而他儿子在温州做公职人员。由于工作关系,他儿子一直没回来。而根据政策,没有在规定时间节点前签订协议,房屋被拆除是无法拿到补偿金的。眼看签订协议的时间节点快到了,林振立十分着急。他多方打听到这名被拆迁户的电话,并申请加了微信,建立微信群,邀请该拆迁户加入,同时,邀请镇委书记、分管征迁领导进入微信群,由镇委书记亲自对问题一一解答,并承诺“房屋面积有算错的话,可在之后纠正。”最终赶在时间节点前,让这户人家签订了征迁协议。“拆房不拆民心,和谐彰显力量;动迁也动情,真心换民心。”鳌江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征迁工作离不开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除了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徐贤东,第一次参加征迁并成功任务的文化干部丁丁老师,利用微信远程进行政策处理的林振立,还有把“白+黑”“5+2”作为工作常态的金扬汉、杨仲浩等优秀的干部,三个月瘦了近20斤的“狮子型”干部宋天成,爱人生孩子都没时间看护的金伟宁……正是由于他们任劳任怨的工作精神,鳌江镇的征迁工作才进展得如此迅速。觉得有用,猛戳下面大拇指吧!平阳百事通联系方式:⑴ 新闻爆料请加小编:wzadcm9【←长按复制】⑵ 广告投放电话(微信):13857702797阅读投诉阅读精选留言加载中以上留言由公众号筛选后显示了解留言功能详情